聚慕 - 专业医疗器械服务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人事招聘 关于聚慕
400-901-5099
全部商品分类
欧盟疫苗接种进展为何如此缓慢?供应不足、民众疑虑、疫苗垄断都是原因
发布时间:2021-03-11 17:00:00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欧盟及欧洲经济区成员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已达2252.7370万人,且确诊人数仍在攀升。对于寄希望于年内完成大范围疫苗接种以有效控制疫情的欧盟来说,与美国22%、英国31%、以色列92%的疫苗接种率相比,欧盟目前的疫苗接种率实在太过低下:在整个欧盟范围内,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完全接种率平均仅为3.1%。因为疫苗供应不足、民众对疫苗有疑虑等原因,欧盟乃至整个欧洲经济区推进疫苗接种计划举步维艰,加速疫苗接种进程的挑战恐怕才刚刚开始。


缺货!欧洲各国陷疫苗“断粮”窘境


近期,丹麦等国因供应短缺不得不大幅减慢了接种行动。许多国家在新冠疫情报告中均提及,疫苗中心已全面运转,但苦于疫苗不足。尽管早前欧盟已与多家疫苗生产公司签订采购协议,但这些协议并未都得到履行。比如,欧盟去年12月签署的一份3亿剂辉瑞疫苗购置协议,到目前为止仍未完成供应。多家外媒证实,自今年1月阿斯利康突然宣布将大幅削减对欧盟的疫苗供应以来,欧洲范围内的疫苗交货量在2021年第一季度大幅减少。


家中“余粮”不足,后续供给遥遥无期。购置的疫苗无法及时供货,成为各国疫苗接种工作面临的巨大难题。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欧盟,不得不因为疫苗供应不足而放慢疫苗接种计划推进的脚步。


对于这个现状,欧盟和各成员国领导人都有清醒认识并开始“检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月10日就曾对媒体承认,欧盟疫苗接种计划的推进是失败的。她说:“也许我们对订购的东西会按时交付太有信心了,现在我们需要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怀疑!阿斯利康疫苗陷入信任危机


关于欧盟新冠疫苗的另一种激烈讨论,集中在欧盟多国到货疫苗未接种问题上。迄今为止,欧洲药品管理局批准投入紧急使用的疫苗中,已到货的阿斯利康疫苗没有被接种的情况较为严重。


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已到货阿斯利康疫苗的未使用比例高达80%,已到货辉瑞疫苗的未使用比例则仅为20%。许多欧洲人表示不愿接种阿斯利康疫苗。


对于阿斯利康疫苗的质疑,始于德国《商报》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阿斯利康疫苗在中老年人中显然只有8%的有效性”。诸多外媒也对阿斯利康疫苗的副作用和有效性发出了质疑。路透社在一篇采访诺曼底圣洛医院通讯经理梅兰妮·科蒂尼的报道中表示,“阿斯利康疫苗带来的副作用比辉瑞疫苗还要多,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人中,有10%至15%可能产生发烧、恶心等副作用”。


这让大量采购阿斯利康疫苗的欧盟也受到了批判和质疑。为此,德国等欧盟国家曾相继宣布,不允许阿斯利康疫苗在65岁以上人群中使用。尽管随后法国、比利时和瑞典等国相继放宽了接种阿斯利康疫苗的年龄限制,有关阿斯利康疫苗有效性和副作用的报道和传言,仍然让不少欧洲民众对阿斯利康疫苗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影响了欧洲民众对疫苗接种的信心。


德国民众对阿斯利康疫苗的抵制目前仍很明显。据报道,在近期可用的150万剂阿斯利康疫苗中,只有18.7 万剂被接种使用。《星期日法兰克福汇报》报道说,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此特别表示,阿斯利康疫苗目前在德国确实面临着被接纳的问题,但如今疫苗稀缺,希望大家不再“挑”疫苗种类。


对阿斯利康疫苗的怀疑并不限于德国,整个欧洲范围内的民众都心存疑虑。据彭博社报道,因为对疫苗反应和副作用的担忧,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医务工作者普遍表示不愿意接受阿斯利康疫苗。


阿斯利康疫苗在欧洲遭遇的信任危机,让本就供应紧张的新冠疫苗在民众心中似乎成了一种“危险产品”。这无疑会使欧洲进展缓慢的新冠疫苗接种行动雪上加霜。


固守!古老的“疫苗怀疑论”依旧在欧洲盛行


卫生医疗领域的学者曾将疫苗接种描述为二十世纪十大公共卫生成就之一,但在欧洲一些国家,对疫苗的反对和疫苗本身一样古老。


历史上,广泛的天花疫苗接种始于1800年代之初。在爱德华·詹纳的实验表明接种牛痘可以保护儿童免受天花感染之后,这种疫苗却立即遭到了公众的批评。批评的理由各不相同,包括出于卫生安全、宗教、科学和政治原因等多方面的反对意见。天花疫苗甚至一度在欧洲一些国家被禁止接种。


德国对疫苗接种的挑剔立场,也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且延续至今。在整个欧洲区域人们广泛感染天花、德国普鲁士地区成千上万人因此丧生的19世纪,第一批疫苗的反对团体便在莱比锡和斯图加特“崛起”。据德国国家电视台报道,从150年前的强制天花疫苗接种,到今天的自愿接种新冠疫苗,德国一直存在一种观点:疫苗接种和免疫是个政治性的的话题。


医学史学家马尔特·蒂森在接受德国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对疫苗阴谋论者而言,疫苗是‘魔鬼的工具’。这同样也能解释为什么直到今天德国一些组织和人群对疫苗接种的反对声浪依然巨大。”


“疫苗阴谋论”和“疫苗反对论”,错误地影响了过去的欧洲,甚至依旧盛行在今天的欧洲。在捷克,当地民意测验机构去年12月初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只有40%的捷克人愿意接受疫苗接种。为什么捷克人对疫苗如此怀疑和抵制疫苗?欧洲新闻台援引帕拉基大学理查德·特尔卡桑尼研究员的观点报道说,欧洲人对疫苗的怀疑普遍存在,而捷克人“疫苗犹豫”的原因大致包括:对政府缺乏信任、广泛的虚假信息的误导、对科学的误解。很明显,在21世纪的今天,欧洲部分国家民众对疫苗的争论,与18世纪抗拒疫苗接种者的观点依然非常相似。


英国《卫报》评价欧洲长期盛行的“疫苗怀疑论”时称,欧洲长期存在的对疫苗的怀疑,很大一部分应归因于更深层次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原因,欧洲有着“悠久而无知”的反疫苗传统。


一方面是迫在眉睫的疫苗供给问题,一方面是亟待纠正的民众观念。古老的“疫苗怀疑论”幽灵仍在欧洲上空盘旋,这也成为拖累欧洲各国疫苗接种行动的重要阻碍之一。《自然》杂志刊文说,反疫苗思潮很可能破坏终止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巨大努力,欧洲范围内的“疫苗犹豫”正在增大病毒传播的风险。


助长!网络虚假信息泛滥成灾


世卫组织早就发出警告,要谨防在线传播的新冠疫情虚假信息的泛滥。但在欧洲,社交媒体上的种种虚假消息,正在为“疫苗阴谋论”这种扭曲且具有破坏性的思想助威。


近期一份来自“反数字仇恨中心”的报告显示,自2019年以来,所谓“反疫苗者”运营的社交媒体账户至少增加了800万追随者。在Facebook上,至少有3100万人关注所谓反疫苗团体。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也有近1700万人订阅了类似帐户。与此相关的,是“反疫苗”类团体和账号为社交媒体公司带来的超10亿美元的年收入。


错误信息的泛滥,正在进一步加深欧洲民众对疫苗的恐惧,进而提升了欧洲国家加速疫苗接种进程的难度。“反疫苗”思潮正在裹挟那些本就对疫苗信心不足民众,破坏着欧洲为新冠疫苗接种所付出的大量努力。


争夺!极端手段下的作茧自缚


上述因素之外,已采购疫苗的分发在欧盟也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疫苗争夺战正在撕破欧洲一些国家的伪善面具。截至3月5日,分配至欧盟及欧洲经济区成员国的新冠疫苗总剂量仅为4731.9245万剂,意大利和法国都表示,他们收到的疫苗比预期的要少。各国间因疫苗分配不均而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争夺战,一直在进行且将继续下去。路透社评价称,短缺的疫苗供应不仅是一场公共卫生噩梦,也是政治危机。


为使免疫计划重回正轨,在疫苗接种进程中占得先机的欧盟多国,正在试图对新冠疫苗实行出口管制。据《泰晤士报》报道,意大利和欧盟已阻止从罗马附近一家工厂向澳大利亚运送阿斯利康疫苗,原因是欧洲对自身目前缓慢的疫苗供应感到愤怒。但很显然,疫苗出口管控这种极端手段治标不治本,根本无法成为缓解欧盟疫苗供应和接种困境的救命稻草。


现实情况是,疫苗供不上来,也发不下去,欧洲疫苗接种行动正卡在一个瓶口艰难喘息。即便是在这样的困境下,仍有一些欧洲国家一方面企图垄断西方疫苗供应,一方面却对中国和俄罗斯等国的新冠疫苗进行诋毁诽谤。欧洲一些国家内部“疫苗民族主义”思想作祟,使部分欧洲发展中国家承受着巨大压力,并正在沦为这种龌龊思想和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疫苗公平是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最大道德考验,而当前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不公平现象。


欧洲许多国家正在开展自救。据报道,多个欧盟国家脱离欧盟疫苗供应体系寻找出路。除了众所周知的塞尔维亚等国外,匈牙利等国决定启用中国研发生产的新冠疫苗。《华盛顿邮报》报道认为,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西方公司的疫苗合同。当这些发展中国家被西方排挤出疫苗供应圈后,中国疫苗为他们战胜疫情提供了选择。


注: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为您找货 · 告诉我们您想要找什么商品?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
* 商品名称:
* 您想了解:
  • 商品资料
  • 货期
  • 价格
  • 安调
  • 其他
* 手机号码:
* 姓名: